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

給自己加油--續寫

於是,我趁夜裡家人熟睡之際,捨棄棉被溫暖的糾纏,不理美夢的誘惑,硬是挺著身子來到案頭將檯燈點亮,我要寫,努力寫,不斷地寫…

夜像擴音器似的,把客廳的時鐘走動聲放大數十倍。偶而聽見孩子在夢裡的喃喃獨白。樓梯間傳來掏鑰匙、扭動鐵鎖、關上鐵門的音效。老公抽著被子猛然翻身著。冰箱馬達切換著循環。

聲音又多、又雜,就是聽不到自己的。

我要寫,寫什麼呢?

2012年4月19日 星期四

給自己加油

繞來繞去,翻來覆去,始終有個念頭不斷地搔我癢-我就是想「寫」。

有時寫出來的東西不怎麼樣,但那也是寫出來之後才知道。同樣的,有時邊寫邊挖出想都沒想過、從來都不知道的東西,那麼的可愛、晶瑩,把自己也嚇了一跳,驚歎這筆可真神奇,怎麼把我帶來這個地方?而更多時候,想寫,是想把許多珍貴細節記錄下來,一段對話、一個場景、一種氣氛,把一時的心情濃縮留存下來,日後憑藉這些蛛絲馬跡,召喚回憶。

可以寫的東西常常出現,像跳跳糖,在腦中一閃一閃放煙火,卻常因照顧Baby、準備上課、偷懶睡覺…等不一而足,充分、不充分的藉口而沒有動手。應該像神靈上身的乩童,就算不想也被迫起乩才行。創作之輪需要推動,愈推滾得愈快,愈推質量愈大。沒有時間?時間就像「事業線」擠擠就有了。

我要寫。不寫,許多細微事物就被時間沖走,一轉身,連自己失落什麼都記不起來。人老,如果連記憶都擁有不了,那是多麼貧窮,多麼可怕的事啊!我要寫,努力寫,扳開派大星的肥肉夾層用力寫…

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文章接力:起奇湖的魚2

續...

魚族長老們找到了湖神,卻只見祂悠哉地回說:「當初你們祖先偷藏天廚不慎遺落的靈丹,換得一身鮮美,今日有這樣的結果,只能說是魚族的宿命。你們可以放棄靈丹換得平凡,若像你們祖先,想讓自己不凡,則自然會引人苦苦索求。」

魚族長老們互相交換眼神。長久以來牠們在眾魚群中享有尊貴,雖沒有什麼實值好處,但別種魚看牠們的眼神是不同的,人們也是。雖然因此被人們捕捉,但那隱約的優越感一時之間要放棄何嘗容易?

湖神看出魚族長老們的猶豫,笑笑說:「你們回去想想吧。不過要提醒你們,就算是放棄,被捕捉的問題也不是一時三刻就能解決,還得忍受一段過渡期,等人們發現你們身上鮮美滋味不再,捕捉的情況才會慢慢消退。」

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

好了,故事要開始囉!

各位找字習伙伴:
因應時代潮流與各自發展趨勢,想約大夥在同一時間,同一場地看同一本書是越來越困難了.所以…
素卿提議:我們就用網路來故事接龍吧!他指定由敝人在下我YY起頭.
好啦!要我這等怪咖起故事的頭,就可能會來一則怪故事囉!我會同步放到我們的部落格上.
至於如何接?誰來接?
我提個想法:有感覺的人就接,一週內接招,縱使一週有兩,三人接續(可用ABC註明),我們還是可以就這兩,三種版本再接下去.最後會形成數條故事網絡.滿具實驗性的.
好了,故事要開始了!
“起奇湖勝產一種魚,一種吃的時候極美味,吃過之後極痛苦的魚。縱使食用之後教人苦痛萬分,但魚的鮮美滋味超越了苦果,任何吃過的人都無法斷絕想再品嚐牠的念頭。
食客們鎮日駐守湖畔,捕魚、食魚、痛苦,再捕魚、食魚、痛苦。
眼看起奇湖的魚就要滅絕,魚族們為了保住命脈,牠們召開了一場緊急會議,也許該是有請湖神相助的時候了。

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

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


年歲更迭之際,童年、青年、中年感觸齊發,不想仗著關心兒童之名而誤以為了解兒童,只想以最平實的自己去閱讀與解析童話,然後企圖從童話析釋出屬於我們這個年紀的元素,繼而感悟到下一步該朝哪個方向踏出。

寒風刺骨的早晨,出席的比缺席的多,第一把火便已點燃。孟栖的核桃鳳梨酥、雅莉的蜂蜜蛋糕和惠宜的巧克力,高熱量想必能引起高度燃燒。數盞黃燈,一場大人的童話異想自此展開。

新朋友亮云貢獻四則陪著她成長的童話:震驚於血腥場面的《藍鬍子》、悲涼收尾的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、黏了一塊詭譎不安的童年記憶的《白雪公主》以及《灰姑娘》。

亮云將《白雪公主》注入成人元素,改編成宛若八點檔電視劇,例如:白雪公主之所以逃離皇宮,一是不堪父王的妄念,一是來自繼母的嫉妒。而七個小矮人也變異成特種的理容行業,原來的白馬王子則化身為上帝,讓身心受創的白雪得到救贖。

另,《灰姑娘》的女主角是體恤老父孤單寂寞而鼓勵續弦,自己也以跑趴釣金龜婿為已志。超驚人的吧!

孟栖分享了三本書:一是《巫婆一定得死》,看童話如何形塑我們的童年性格,進而影響我們的成年生活;一是《醜女與野獸》,從女性主義出發,配合生態,綠色思潮,將童話一一顛覆。第三本是《大人心理童話》,作者以臨床教授的身分,運用精神分析去解讀。

孟栖舉《鞋匠與精靈》這則故事為例。鞋匠夫婦在探知是裸身的小精靈來幫助他們製鞋後,回贈精靈們衣著,但自此精靈便不再現身,而鞋匠夫婦雖無魔法相助,仍憑著技藝努力維生。用此則童話去解讀中年,頓悟出人近半百必然面臨魔力消失的局面,但仍可一秉歷練、經驗如實生活。

雅莉搭配《寶寶也是哲學家》來談童話,在我們嘗試去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、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的同時,我們也在體悟自己的思考、感受和體會。

雅莉帶來的《The Prince Frog Continued》講的正是所有童話故事結局:「他們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之後的事,婚姻生活的謀合之道,並不是兒童能明白的。外一章的提到講《魔鬼故事》中的〈完美〉一則給大學生聽,這群二十芳華的孩子大半聽不懂故事最後的「哏」在哪裡。

另一本《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》,跟孩子講這則改編故事時遇到兩種「斷層」:一是孩子沒看過原典,不明白改編鋪陳的線所何在;一是許多孩子沒有讀報經驗,無從體會實情與報導之間的諷喻性。

惠宜用《巫婆與黑貓》及《黑婆婆與粉紅貓》來比較敘事觀點,前者站在巫婆立場表態,後者則以貓兒來發聲。我質疑:這只是改寫,何來成人角度解讀?惠宜立刻發揮聯結能力,巫婆與黑貓就像兩性相處,以萬變應萬變,但變?不變?都該聽聽當事人的想法。

討論過程數度起身育兒的淑芬趁空發言,介紹一本《政治正確童話》,刻意避開歧視、偏見去改寫童話,扭曲乖僻成荒謬爆笑的故事,如:「矮」要說「身高受到挑戰」、「弱智」改稱「智能障礙」等。這種極致荒誕反倒凸顯了某種極端的意識作祟。

作為本次討論文本的《四個變異的童話》之二:〈木偶奇諾皮歐〉與之三〈龜兔賽跑〉,我很努力地把它們一直拉到現場,雖然難免又扯到個人生活。〈木偶奇諾皮歐〉令我驚豔在於:從木頭成為真男孩後,主角隨著讀者長大,試煉並未結束,從男孩脫身成真正的人,敘述起來若喃喃自語,細瑣漫漫,然而這不正是人生真實的樣貌嗎?童話用情節講訓示,成人元素放大了這些情節,揭露角色置身其中的內心幽微。

相對起來〈龜兔賽跑〉顯得易讀易懂些,不過就是某種類型人物的嵌入吧。但也讓這則僅有道德寓意的故事角色立體了起來,呼吸出另一股氣象。

我粗略小結這一回合「用成人視角解讀童話」的討論分享:

1.以隱晦方式將「大人元素」寫入童話中,讓孩子讀到孩子的樂趣,大人也能讀出大人的門道來。

2.在創作童話的旨意上不再是一味的單純天真,而是多些角色內心思維的刻劃。

3.能添加現實面的衝擊或比較。

4.結尾不再是單一面向的問題解決,而是多方面如內在-自我覺醒、外在-實情的理解與體認。

5.對夢想的期待與追求不滅,保持正向的力量。

6.非單一、扁平觀點的人物刻劃,讓角色更立體一點。

隨著成長歷程閱讀童話,我們從童年「無知的相信」,到青年「有知的不信」,再到如今「有知的相信」,釐清了快樂的真諦、幸福的意義,我們將會越來越明白:真的能「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」!#